2025年6月27日,为贯彻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深化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大连市司法局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六五环境宣传月”成效,大连市律师协会环境资源与能源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资能委”)联合大连黄海港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海港务”)共同举办“法治护航绿色未来——送法进黄海港务”专题普法活动,“环资能委”主任吴玉娟、副主任李亦赞、副秘书长吴倩、委员宋元峰,以及“黄海港务”的副总经理左方、员工代表等50余人参与活动。
港口贸易是大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陆港运输作为物流体系的关键环节,在推动贸易往来和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立法进程推进,港口企业面临新的合规要求。本次活动聚焦港口贸易以及运输领域的环保法律需求,通过专业法律宣讲,助力港口企业在高效运营的同时履行环保责任。
“黄海港务”副总经理左方代表企业对“环资能委”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在开场致辞中强调,港口作为大连经济发展的动脉,同时也面临严格的环保监管要求,当前港口正处于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关键期,此次普法活动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了及时的法律指引。
随后,“环资能委”律师团队结合港口行业特点,进行了三大主题宣讲:
李亦赞律师就《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立法动态进行解读,从草案的立法背景、内容等方面,重点强调了法典草案将环境权、系统治理、分区管控等要点内容纳入体例的重要性,强调未来该法典将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法治支撑,并指导企业如何提前调整环保管理制度,适应新法要求。
宋元峰律师针对极端天气对港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宣讲,结合“利奇马”台风货损案的真实案例,分析极端天气下的合同履行、保险理赔、责任承担等问题,建议港口企业通过合同条款优化、应急预案完善等降低法律风险。
吴倩律师就陆港运输中环保与节能等法律问题进行讲解,解析《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在运输环节中的合规要求,并结合案例释明法律后果及责任。强调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也被纳入法律监管范畴,港口行业的能源管理与低碳转型已成为新要求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各地针对新能源设备的补贴政策等。
最后,“环资能委”主任吴玉娟总结指出,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管理需要依法合规,本次普法活动系统解读了港口贸易以及运输中的环保法律风险,本次普法不是终点,而是绿色港口建设的新起点,后续将设立环保法律问题定期反馈机制,及时对企业的普法需求进行响应,常态化开展普法活动,助力企业合规运营与绿色发展。
本次活动是大连市律师协会环境资源与能源专业委员会与大连黄海港务有限公司共同推动法治与环保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有力的提升了企业的合规能力,帮助企业精准识别环保法律风险点,增强企业员工对港口环保法治化的认知,促进企业在新能源设备应用、节能技术改造等方面绿色转型,同时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与“十四五”生态规划相衔接,保障生态文明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