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福利专门委员会 | |
主 任: | 宋 文 |
副主任: | 赵冬煊 李宏熙 孙宇航 白 枫 |
秘书长: | 张 超 |
副秘书长: | 任 毅 任思雯 谭广霁 王慧颖 |
委 员: | 王永飞 李 旭 李玉豪 金维鹏 才 源 王若溪 刘昱麟 刘艺华 周宇琦 宋欢煦 孙祚龙 李思玉 王 聪 杨 岩 曲圣轩 姜洪涛 丛 琳 王 迪 王 丽 吴金霞 周 哲 刘振乾 刘雅伦 张可欣 蒋 婷 程 琳 叶 明 王丽颖 刘 阔 吴 静 |
202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连市律师协会会员福利专门委员会组织全市退役军人律师集体观看抗战主题影片《南京照相馆》。
观看《南京照相馆》的时候,总忍不住被银幕上那些泛黄的老照片牵动心神。一张照片就是一段故事,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藏着一座城市的风雨变迁,更让我们实实在在触摸到民族对历史的惦念、对和平的珍惜。
今天,我们特别推出系列观后感,撰稿者均为退役军人律师。这种“从军营到律所”的特殊经历,让他们对《南京照相馆》中蕴含的历史重量、家国情怀有着更为独特的体悟,字里行间既有退役军人对历史的铭记,更有法律人对责任的坚守。让我们跟随这些退役军人律师的笔触,再次走进《南京照相馆》,一同感受这份跨越军营与律所的初心与担当。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上海中联(大连)律师事务所 付军军
《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从照相馆这一独特视角再现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残酷的镜头、血淋淋的照片,深刻揭露日军的暴行和罪恶。影片激发出我们满腔的愤怒和更加高昂的爱国情、报国志!
国强则家福,军威即国威。今日中国,早已屹立于世界东方。但我们不能忘记,正是革命先辈铁血军魂牺牲奉献,才换来如今的盛世安宁。作为一名有26年军龄的老党员、老律师,从戎装到律袍,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奋斗,是忠诚。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法治战线上继续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国泰民安!
铭记历史,吾辈当强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北京市世纪(大连)律师事务所 张俊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看完《南京照相馆》,内心满是沉重与震撼。黑白影像里,南京城的废墟、同胞的哀嚎,像重锤敲击着我的心。那些抗争的身影,哪怕力量微弱,也从未放弃,让我深刻体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分量。
身为老兵,保家卫国的誓言早已刻入骨髓。历史不能遗忘,先辈的牺牲更应化作我们守护和平的力量。如今的岁月静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必须铭记历史教训,以更强的担当捍卫国家尊严与人民安宁,绝不让悲剧重演。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北京市世纪(大连)律师事务所 李强
走进《南京照相馆》的光影世界,仿佛亲手触碰了一段沉重却滚烫的历史。影片以吉祥照相馆这方微小空间为切口,巧妙撕开南京大屠杀的残酷一角——本片镜头主要聚焦于施暴者,日军的冷血与残忍被具象化,每一个画面都在无声控诉着侵略者的罪行。
更令人愤慨的是,即便铁证如山,日本主流社会中仍有势力顽固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抹杀暴行。这种行径,是对30多万遇难同胞的亵渎,更是对人类共同良知的公然践踏。
铭记历史从不是一句空洞口号。我们要永远记得那些如照相馆众人般,为守护真相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更要珍惜他们用勇气与生命换来的和平,以坚定的立场捍卫历史真相,绝不让悲剧重演。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北京市世纪(大连)律师事务所 高敬
从影院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律师,《南京照相馆》里的每一个镜头,都像证据链上的关键一环,死死钉在我心里。
老金他们藏起的那些底片,在我眼里不只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最有力的“书证”。日军的暴行、同胞的苦难,被定格在胶片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举证”着那段岁月的残酷。而这群普通人的选择,从最初想把底片藏得再深些,到后来宁愿用命去护着它们流传出去。电影里没有枪林弹雨的冲锋,可老金守着照相馆那扇门、阿昌冒死传递底片的样子,是在护着心里的“阵地”。那阵地,对他们是真相和尊严,对我们是家国与安宁。而作为律师,我更清楚“铭记”的法律意义:那些底片里的真相,不是用来沉溺伤痛的,是用来给历史“确权”的——确证曾经的苦难,确证先辈的抗争,更确证我们今天的和平,从来都有不容篡改的“权属证明”。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就像当年穿军装时守护家国,如今脱下军装,依旧要把“守护”二字扛在肩上——守护历史的真相,守护先辈的血与泪,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因为我们都懂,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民族尊严,世代相传。
沁园春·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区公安分局 曲文虎
浩荡长江,怒卷苍云,残阳血浸。望金陵故里,寒烟锁堞;秦淮旧月,冷刃成霜。八十春秋,哀鸿影在,石罅犹闻铁锈腥。惊雷动,唤山河再整,剑裂穹苍。
谁言岁月无殇?照馆里、浮生布断墙。有焦土凝碑,血痕作字;孤瞳印史,婴啼成行。钟阜松涛,雨花台露,俱是英魂诉未央。阅兵吼,争祖国一统,永镌盛兴。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北京高文(大连)律师事务所 张应刚
我们不是朋友!
因为朋友关系不是由人品或人性决定的,
而是两人或两国之间的关系结构决定的。
落后就要挨打,帝国不再隐忍。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永不忘,债必还。
还上了,平衡了。
仇恨才可消解,芥蒂才能消除。
虽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
但平衡被打破后必得恢复平衡,
就如一块砖立在那,
总没有躺下来稳当!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辽宁双护律师事务所 韩秀伟
2025年9月3日,一个难忘的历史时刻。上午,在家看完阅兵仪式后,还沉浸在对人民军队的辉煌战绩感慨之中。下午,观看《南京照相馆》后,感到了旧中国的民族衰弱、国人无助,四万万同胞战胜不了日本弹丸小国。究其原因,固然有国民政府腐败无能的原因,各派系军阀各怀鬼胎,难以统一调度指挥。更有,国民党领袖格局不高,思量个人利益太多,不能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是抗战,也是消极抗战、被迫抗战。更有,国民不自强的原因,都思量个人小利益,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抛在脑后,“个人求存”,最后“无一幸存”,才发生了南京大屠杀的惨剧。反观,我共产党人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最早发出了抗日宣言,最早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新时期,我们国家和民族面临的挑战仍不小,西方势力依旧是亡我之心不死,我们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来武装自己,深刻洞察国际局势,认识到“新时代”斗争形式,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热战”。他们,对我国文化、经济、国防等领域进行全面渗透,扶植第三战线势力,妄图瓦解中国。国人当自知,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就像九三阅兵宣言“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不让《南京照相馆》剧中惨剧重演。
作为一名律师,必须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双护所的由来),爱党、爱国、爱军“走在前列”,做一名弘扬社会价值观的“人民律师”。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辽宁鼎极律师事务所 张梦梓
协会选择9月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组织退役军人律师观看电影《南京照像馆》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影片通过一家普通照像馆的镜头,凝视南京城的创伤与坚韧,既是对民族苦难的追溯,也是对和平正义的叩问。
军旅生涯让我深知守护的意义,而法律工作则让我坚信真相与公理的力量。影片中那些定格的影像,不仅是历史的证据,更是无声的证言。它们提醒我们,遗忘即背叛,唯有铭记历史、尊重事实,才能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作为退役军人,我愿以忠诚守护记忆;作为律师,我愿以法律捍卫真相。《南京照像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关于责任与使命的课。历史的伤痕需要被看见,正义的声音必须被传扬。唯有如此,方能告慰逝者,启迪生者。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辽宁申智律师事务所 曹铮律师
不同于之前类似题材的电影着眼于记录日寇暴行以及在城市陷落后对人物命运的刻画,影片以相机、相片为线索,从伪善且残暴的日本军官与几个在日寇屠刀下苦苦挣扎的普通民众的视角,去观察、记录日寇攻陷南京城后对城内军民所实施的滔天暴行。日本军官手中的相机作为见证者,见证着日寇的累累罪行,也在80年前那个胜利的日子里,化为清算日寇不可饶恕罪行的铁证。
而照相馆内那些普通人所留存的底片,是一个个普通人对于当下生活的留念,也是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战争虽然夺走他们的生命及希冀,但幸而有那些底片,能够为这些逝去的生命留存影像,能够令后人可以悼念他们,铭记他们,亦能够使后人勿忘国耻,更加理解和平的珍贵与来之不易。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北京市京都(大连)律师事务所 蔡良
作为一位入伍38年的退役老兵,虽然对抗战时期日军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有所了解,也曾参观过“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但仍被电影《南京照相馆》所震撼。
电影通过一家照相馆、几位男女主角,对日军战地摄影记者交付冲洗照片的过程,让他(她)们从最初怕死躲藏的小市民逐渐觉醒、互帮互助,并最终成为保护身边人,反抗日寇侵略行径的英雄。这部影片以“小切口,大历史”的切入方式,给观众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是一部艺术成就与思想深度并重的优秀作品。
《南京照相馆》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映照战争创伤和历史记忆的镜子,需要后人去永记铭心、客观面对、深刻理解,化悲痛为力量,为守护来之不易的胜利与和平,自立自强,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和责任。而作为一名退役老兵,保家卫国是终身职责,“若有战,召必回”。